在媒介化社会和风险性社会相互叠加的今天,由网络技术和文化助推的网络情绪宣泄问题成为当下中国社会治理的重要问题之一。网络空间各种极端情绪表达的各种问题,尤其是网民的情感表达和利益诉求问题愈发凸显,而由网络情绪问题导致的网络集群甚或线下的突发群体性事件也越来越多。基于此,本次圆桌对话会希望通过与不同学科的相关知名学者的交流探讨、理论对话,在网络情绪的治理以及网络秩序的构建等方面有新的突破。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会议定位、宗旨与主题
1.会议定位:小型、高端、聚焦、务实
2.会议宗旨:砥砺学术、交流思想、增进友谊
3.具体主题:网络空间“中国式怨怼”问题的治理
随着中国移动互联的快速发展,现实社会由于阶层、利益、文化等方面所凸显的问题,已经渐次以更加复杂的面相“展演”在网络空间,加之网络技术的虚拟性和让公众愈来愈强烈的浸入感,使得在网络空间情绪表达和利益诉求过程中,逐渐彰显出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利益诉求多样化,以及利益冲突显性化。
“中国式怨怼”不仅仅停留于不满和怨恨的情绪层面,还有着日益严重的塔西佗陷阱效应、集体非理性情绪、仇富仇官的刻板认知等在网络空间或隐或显的体现。其话语表达、文化机理、伦理法制的触碰,乃至网络集群事件的情感动员等都蕴含其中,甚至已然成为网络空间一种较为泛化的情绪和态度。
本次主题紧紧围绕网络空间“中国式怨怼”问题的治理,学者可以针对但不限于网络空间“中国式怨怼”的话语逻辑、价值迷思、文化机理、情感表达、情绪动员、利益诉求、抗争风险、伦理法治等议题发表观点(可自拟题目)。
二、会议时间与地点
1.时间:2017年1月6日报到,1月7日研讨(具体议程另行通知)
2.地点:江西师范大学白鹿会馆
三、主办、协办与承办单位
1.主办单位:《探索与争鸣》
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2.协办单位:《现代传播》
3.承办单位:江西师范大学新媒体与社会心理研究中心
四、会议提交
拟参会的专家学者不需提交论文,于2016年12月30日前将有关会议主题的3000字左右的核心表达发至会务组邮箱(1035796486@qq.com)即可。会务组会发正式邀请函。《探索与争鸣》将会从与会专家的讨论中组织一组对深化主题有益的文章。
五、会务费及接待安排
1.会务费:所有正式参会的专家学者不收取会务费。交通费、住宿费自理(特邀专家除外)。
2.会议接待人员安排:
接待组组长:胡沈明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副院长0791-88120456
后勤组组长:张和昆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副院长0791-88120459
后勤组副组长:王海燕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办公室主任0791-88120450
会务组组长:李春雷江西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首席教授、博导0791-88152819
联系人:曹芝慧15070859749 姚群18779167419
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江西师范大学新媒体与社会心理研究中心
2016年12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