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湘东-赣西边界的井冈山被习近平总书记称为“革命的山、战斗的山、英雄的山、光荣的山”。作为人民革命的摇篮,井冈山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开端,老一辈革命家们在那里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他们的不畏艰险、敢于牺牲的奉献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人。
为了追忆共产党和人民群众的革命历史,传承红色文化,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同时开展“进百村、访千民、写万字——在基层洞察中国”实践活动,近日,我院16级新闻班的14名同学在刘志红和唐永芬老师的带领下,前往井冈山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践活动。
此次实践活动以专题教学《井冈山斗争与井冈山精神》开篇。从两年零四个月的革命斗争历史、井冈山精神及时代价值到现在的井冈山发展现状,在两个小时的讲座中,同学们深刻了解了井冈山当年的革命情况。革命斗争时期在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与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中生成的新闻事业也是大家关注并仔细聆听的重点,中国共产党创新的“游击办报”、“群众办报”等符合当时国情的新闻理论为党在后期的新闻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之后,我院师生来到神山村进行现场教学,了解和学习了神山村人积极探索“旅游+扶贫”模式,建设美丽乡村,得知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前往神山村,鼓励神山村人发扬井冈山精神,艰苦奋斗,极大激发了神山村党支部和村民们的干劲,神山村人结合当地优势,从实际出发,这个昔日的贫困村正在一步步迈向小康,加深了我院师生对井冈山精神内涵的理解。在深入基层、观察农村的变化以及现代化产业建设中,大家深刻体会到国情民意,也切身感受到了国家精准扶贫的力度。
结束神山村的现场教学后,同学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了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一座座正义威严的英雄雕塑、一段段令人热血沸腾的故事、一个个震撼人心的壮举,烈士陵园的庄严肃穆深深地感染着大家。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是此次实践活动的最后一站,当年的红军军装、战士们的长枪大刀、简陋的瓷碗茶杯等等都陈列在展柜中。在解说员的详细述说下,馆内的这些藏品都鲜活起来了,再现了革命战争时期的峥嵘岁月,加强了我院师生对当年井冈山革命斗争的全面了解。
为期三天的实践活动,让我院学子们在追忆革命历史、传承红色文化的同时深入基层、学习并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未来的学习和实践中,同学们将继续发扬井冈山革命斗争精神,充分吸收革命时期的党在新闻事业上所积累的经验,并结合当前国情,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不断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