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份 | 所有作者 | 刊物名称 | 论文名称 |
2018 | 戴利朝 |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 | 20世纪以来农村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演变历程 |
2018 | 熊茵 | 现代传播 | 新闻UGC生成行为:主体重构与角色辨析 |
2018 | 陈雅莉 |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唐中后期胡汉族群意识的动态演化与相关舆论的文本再现 |
2018 | 程前 | 中国电视 | 电视综艺节目的文化价值导向及其建构路径 |
2018 | 戴烽,朱清(学)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 自媒体环境下风险放大的信息机制研究——以2016山东疫苗时间为例 |
2018 | 戴利朝 | 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 民间史料与苏区史研究 |
2018 | 胡沈明 |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转型期媒体人职业存在感的建构策略与困境——基于2016年记者节媒体人言论表达的分析 |
2018 | 熊茵 | 情报科学 | 微信舆情的传播特征、机制及引导构想 |
2018 | 袁爱清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构型与裂变:华莱坞同性恋电影题材的叙事解构与人格塑形研究 |
2018 | 袁爱清 | 江西社会科学 | 媒介赋权视野下社会底层群体的自我认知与形塑(补登) |
2018 | 程前 | 青年记者 | 从《未来架构师》看科技类节目的创新 |
2018 | 胡沈明 | 青年记者 | 自媒体模因塑造的历史、现状与趋势 |
2018 | 胡沈明 | 青年记者 |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实践效果 |
2018 | 胡沈明 | 中国编辑(c扩) | 国外媒体数据应用变迁探究 |
2018 | 姜滨 | 电影评介 | 变革与希望:电影短片《逢春》的创作特色分析 |
2018 | 姜滨 | 电影文学 | 程耳电影视听美学研究 |
2018 | 姜滨 | 青年记者 | 改革开放后中国影视动画作品的核心价值观研究 |
2018 | 姜滨 | 电影评介(2014版) | 传承与创新:试论中国动画电影的民族性 |
2018 | 姜滨 | 电影文学 | 汤浅政明:日本动画电影新趋向 |
2018 | 姜滨 | 中国大学教学 | 新时代电影理论与高校电影通识教育实践 |
2018 | 蒋婷燕,何齐宗 | 当代教育科学 | 论宽容的教育意蕴与启示 |
2018 | 刘赣洪 | 中小学教师培训 | 隐匿在互动交流中的教师培训真实需求发掘 |
2018 | 刘赣洪 | 现代中小学教育 | 近三十年来我国教师培训模式变迁之知识图谱分析 |
2018 | 刘开源 | 2018 4th Annual International Comference on Modern Education and Social Science | Research on the innovation mechanism and development path of students'work based on big data |
2018 | 刘开源 |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odern Management, Education Technology, and Social Science (MMETSS 2018) | Taking the Voluntary Service System as the Starting Point to Explore the |
2018 | 刘开源,陈鹏羽(学) | 第三届人文科学、管理和教育技术国际学术会议 | 论公益广告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
2018 | 刘开源,叶赛楠 | social sciences and interdisciplinary students | An analysis of interpersonl relationship in college students'dormitory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harmony |
2018 | 刘开源,余向屿(学) | 第三届国际现代管理、教育技术和社会科学国际学术会议 | 以志愿服务制度为抓手, 探索入党培育模式的转变——以江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为例 |
2018 | 刘志红 | 2018 4th Annua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odern Education and Social Science [MESS2018] |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Core Socialist Values Under Micro-Culture Ecosystem |
2018 | 汪青云 | 青年记者 | 自媒体时代新闻概念的再定义 |
2018 | 汪青云 | 青年记者 | 自媒体时代评论创作者转型的态势与思考 |
2018 | 汪青云 | 青年记者 | 纪录片的文化构建路径探究 |
2018 | 魏友强 | 第三届人文科学、管理和教育技术国际学术会议(HSMET 2018) | 以受众本位的角度分析网络群体性事件——由“陌生人”理论引发的思考 |
2018 | 魏友强 | 第三届人文科学、管理和教育技术国际学术会议(HSMET 2018) | 自媒体传播乱像的消解策略 |
2018 | 邢若南 | 编辑学刊(c扩) | Web2_0时代粉丝文化现象研究 |
2018 | 张静 |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 智慧环境下中学英语精准教学模型构建与效果检验(补登) |
2018 | 陈雅莉 |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 “自我”与“他者”的关系剖析:美国媒体在报道“南海仲裁案”中的意见话语和国家身份建构 |
2018 | 陈雅莉 | 《中国国家形象传播报告(2017-2018)》 | 《“世界性公民”:东盟主流英媒涉“一带一路”报道的舆情分析与中国国家身份建构》 |
2018 | 黄斐 | 新闻前哨 | 媒体融合盈利模式的再思考(补登) |
2018 | 蒋婷燕 | 当代教育论坛 | 新时代高校服务质量满意度研究-以中部某高校实证调查为例 |
2018 | 赖明妍(学),诸贺 | 丝路艺术 | 自媒体视域大学生红色文化认同路劲研究 |
2018 | 刘开源,魏友强 | 课程教育研究 | 基于需求导向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激励机制研究 |
2018 | 刘开源,赵剑华 | 创新教育 |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协同机制研究 |
2018 | 刘开源,赵剑华 | 创新教育 | 高校党校党性教育中的有效性传播及对策研究 |
2018 | 魏友强 | 创新教育 | 微信公众平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运用及对策探究 |
2018 | 魏友强 | 创新教育 | 微信公众号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研究与实践 |
2018 | 魏友强 | 科学导报 | 微信公众平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用研究 |
2018 | 赵剑华 | 创新教育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教育实践 |
2018 | 赵剑华 | 科学导报 | 大学生理论基础课程的学习动机与激发研究 |
2018 | 赵剑华 | 科学导报 |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研究 |
2018 | 诸贺 | 创新教育 | 自媒体环境下的高校网络社群话语权研究 |
2018 | 诸贺 | 科学导报 | 浅析流行青年文化现象及其背后的大学生思想动向 |